海參鑒別:學會望聞問切四點鑒別方法,就能買到優(yōu)質海參
干海參的鑒別方法很多,其中最通用的也是大家最為熟悉的當屬望聞問切法。
所謂望聞問切,通俗的講就是通過望、聞、問、切四個步驟。本文就為你詳細介紹這四個步驟:

No.1
干海參的鑒別方法
望:
刺粗壯而挺拔者為好參。海參的體色主要與棲息環(huán)境有關,一般呈褐色,但生活在巖礁附近的海參與生活在泥沙、碎石底的海參相比較,前者的顏色往往較深。生活在海藻間者,常帶有綠色,有時變成赤褐色或紫褐色。
所以,顏色決定不出海參的好壞。好的海參刺粗壯而挺拔,也就是俗稱的短、粗、胖,而劣質海參的刺長、尖、細。,野生海參要3年以后才能長成,而只有達到3年以上的海參才會有粗壯的刺,才會具有豐富的營養(yǎng)價值。
聞:
有鮮美味道者為好參。不同海域里的海參的味道也有不同。好的海參聞起來有股鮮美的味道,劣質海參則有股怪味、腥味。如果聞著海參有藥品的味道,那就更不能買了,里面可能摻有添加劑。
問:
一問產地二問年齡。很多市民在購買海參時發(fā)現海參價格不一,這其實跟海參的產地和年齡有很大關系。產自宮家島海域的海參叫宮品極品海參;產自銀灘海域,但非宮家島海域的海參叫金至尊海參和宮之尊海參;而產自威海海域,而銀灘海域的,叫標準海參。如果商家只籠統地標明產地威海,這中間可能就有很很大的區(qū)別。消費者在買海參前,一定要問明產地。
切:
海參彈性很重要。用手感知海參是最直接準確的挑選方法。用手摸,首先要判斷海參潮濕不潮濕,有的海參水分嚴重超標,用手一摸就能感覺到。摸的最大學問在于手感。好的海參手感特別好,有彈性,而那些質量不高的海參摸起來發(fā)軟,缺乏彈性。
No.2
如何分辨海參是野生的還是圈養(yǎng)的
一是海參的刺
海上野生環(huán)境生長的海參,背上的刺多是四道或五道,刺的根部粗,刺長細尖,刺與刺之間的小的毛刺多、粗,是海參呼吸的排氣孔;圈養(yǎng)的海參大多刺短粗,小的毛刺少、細。
二是海參的吸盤
海參是靠腹部的吸盤吸附在海底,野生海參腹部的吸盤數量多,短、粗有力;圈養(yǎng)的吸盤量少,細、長。主要是深海的水流急,海參要牢固的趴在海底,必須緊緊地抱住海底的砂石,長久以往,野生海參的吸盤就多,短、粗有力。而圈養(yǎng)的海參,海水的流量小,海參輕易的就能固定在海底或巖石上,他的吸盤就細、長。
三是海參的形體
野生的海參由于野外生長,海水深(26-27米),沒有固定的餌料,多生長為三五年,且日照時間長,海參的顏色深灰色、肉厚皮??;而圈養(yǎng)的海參,需要定時定量的喂養(yǎng)餌料,海參生長快,大多一兩年就可以長成出售的體形,顏色大多暗黃、鮮艷,皮厚肉薄。野生環(huán)境生長的海參外觀比較完整,海參外皮不會被劃傷;圈養(yǎng)的海參大多外部有劃傷。
這是因為在捕撈海參時,深海的海參大多在砂石上或海參養(yǎng)殖的吊網內,容易被捕撈。而圈養(yǎng)的海參大多趴在堅固的巖石縫間,不大好捕撈,必須要用專用的工具,快速的鏟搶才能拿到,這樣容易碰傷海參。
用心做好每只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