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人為什么要買房?這是我見過最好的答案
199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,頒給了一個研究兩口子的人,貝克爾。
他把婚姻和經濟聯(lián)系到了一起,將婚姻視作為降低雙方生活成本的一項經濟活動。
的確,這是一個非常有道理的說法,在房價高聳入云的今天,兩人只需購買一套房子,便可以開啟一段幸福的家庭生活。
許多地方也有約定俗稱的做法:男方付房產首付,女方陪車陪裝修,婚后共同還貸。把全中國最昂貴的商品,合理分攤在兩個人的身上。
可是,現(xiàn)代的女性們,偏偏不愿意這么做。
憑什么男方付首付?我不能付嗎?我,也要有自己的房子。
據(jù)36氪發(fā)布的《上海女性購房數(shù)據(jù)報告》報道,2018年上海女性購房占比達41%,比2015年的24.6%增長了一半多。貝殼找房發(fā)布的《2019年女性安居報告》也顯示,2018年,女性購房者比例整體達到了近7年來的最高值46.7%,幾乎逼平男性購房者。
獨立女性買房,已成為近年來毫無爭議的一個趨勢。
安全感?獨立意識?還是現(xiàn)代婚姻觀的崛起?
我與幾個比較有代表性的女生聊了聊,發(fā)現(xiàn)買房背后的東西,并不是那么簡單。
一.買房,買的究竟是什么?
公司的實習生小雨經常和我們感慨一件事:身邊的朋友們都太優(yōu)秀了。
作為一名剛畢業(yè)的95后,初看到社會上形形色色的人才,難免有些自慚形穢。每天望著隔壁桌的花滿樓敲下一篇又一篇扎實的文章時,小雨總覺得非常焦慮,她不知道還要沉淀多久的知識,才能追上優(yōu)秀的前輩們。
甚至整晚整晚地思考著自己的未來,經常到后半夜才能睡著。
最近,她突發(fā)奇想向父母借了一筆錢,在老家山西太原買了一處小戶型。盡管母親的觀念還停留在找個好人嫁了,但還是把家里的一部分積蓄拿出來,為女兒添置了一套房產。
很奇怪,有了房子以后,她突然之間把一切無意義的焦慮都想通了,睡覺也變得無比踏實。感到工作上的不足應該是努力提升自己,而不是晚上在床上翻圈圈。反正工作干不好,我回家還有個窩。
按理說,一個房子和失眠焦慮是沒有啥邏輯關系的,但事情就是這么詭異。
我印象很深,5月5號的那天早晨,小雨進辦公室的時候,臉上掛著久違的微笑不說,整個人走路是帶著風的。她說五一假期她回了趟家,簽署了一份購房合同。
也許,人生百味藥,不如一套房。
和小雨不同,阿玥擁有第一套房的時候,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想繼續(xù)工作。
阿玥比小雨多畢業(yè)幾年,任職于深圳的一家金融服務公司??恐约旱呐Γ由闲袠I(yè)本身的優(yōu)勢,年紀輕輕的她,便已經有一筆小小的積蓄。
每天幫著別人分析各種投資,深覺自己也該有所動作。在城鎮(zhèn)化高速發(fā)展的今天,房產無疑是抗通脹最好的投資品。
可即便是金融才女,手頭上的錢,說實話也不多,加上父母資助的一點,勉強在中山付了個首付。
她并沒有和其他女生一樣認為買房是安全感和歸屬感,只是覺得作為一名金融從業(yè)者,需要對自己的資產負責任。
每天看著資本市場的一片慘淡,她覺得自己的房子不跌就是賺。結果房子不僅沒跌,還漲了30%。
相比于股票基金P2P,只有房子是愛我的。

Orange女士是我很好的一個朋友,剛在深圳買了套房。
兩年前,她決定回國任教,順利申請到深圳的孔雀計劃人才補貼,150萬。
盡管有這筆錢,但一開始她并沒有急于買房,因為深圳一套小戶型,美國可以干套別墅。巨大的價差讓她難以抉擇,深圳的生活也從租房開啟。
威斯康辛博士的她,對數(shù)據(jù)十分敏感。曾經房東隨意漲房租的行為,令她非常不愉快,經常莫名其妙就接到一條下月起漲租300的微信,甚至連原因都沒有。
"我就是不喜歡這種不被尊重的感覺!想漲就漲,商量都不商量,一點民主精神都沒有!"
有時候想和在美國一樣辦個Home Party,但一個陳舊的出租屋又不好意思邀請朋友。等到精心把自己的小屋布置漂亮了吧,合同到了又得搬走了。
反正,她不想再租房了。
由于科研行業(yè)對風險的厭惡性,她一向不贊同負債。但為了能有自己的溫馨小屋,最后還是決定背上了一筆房貸。
現(xiàn)在,她每天在自己的Loft跑上跑下。36歲的大姑娘,開心得就像一個6歲的孩子。
她至今單身,也期待愛情。她可以賺到足夠的錢,也可以選擇去做自己喜歡的事。她可以選擇很多種生活方式,當然也可以在自己的小屋舉辦瘋狂的Party。
有沒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男朋友無所謂,但我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空間!
二.買房,到底是為什么?
每個買房的女性,都有自己堅不可摧的理由。
有人買房,是為了讓自己更有底氣,可以勇敢追逐愛情而不是物質上的依靠。
有人買房,是為了讓自己更有退路,可以在婚姻萬一出現(xiàn)問題的時候,有個寬心的去處。
有人買房,是不想再承受租房之苦,有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。
有人買房,是為了向家里人證明,我在外面過得很好!
蘇明玉買了房,她面對感情的選擇可以保留純粹的喜歡,面對失落的心情可以有個安靜的去處,在蘇家庭出現(xiàn)任何問題的時候,都可以輕描淡寫地說句:沒事,《都挺好》。
唐晶買了房,她在和男朋友分手后的第二天,就可以擦擦眼淚向前走,在任何感情傷害面前,都可以自信地說出:《我的前半生》,不需要照顧。
......
一千個買房的女性有一千個理由。但不變的是,她們?yōu)榱诉@個目標,一定會在生活中更加努力,更加獨立,當然,也更加美麗。
在中國傳統(tǒng)的觀念中,對女性的定位顯然是有偏差的。從小女生被教育得不像一個完整的人,被灌輸要依附男人才能生存的思想。比如學得好不如嫁得好這種天真觀點,等同于讓女人把命運綁定在男人身上。
然而,現(xiàn)在的女性有賺錢的能力,更有獨立生活的能力,購買一套屬于自己的房子,完全是合理的。
三.女性買房的理性層面
感性的話固然好聽,但理性的分析才是事情的根本。
2011年,最高人民法院發(fā)布《關于適用<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>若干問題的解釋(三)》。,對夫妻雙方購置不動產時的出資做出了原則性的解釋。
婚前,夫妻一方以個人財產付首付、貸款,登記于首付款支付方名下,婚后由夫妻共同還貸的不動產,離婚時,應由雙方協(xié)議處理。不能達成協(xié)議的,人民法院可判決該不動產產權歸登記一方,雙方婚后共同還貸支付的款項及其相對應財產增值部分,離婚時由產權登記一方對另一方進行補償。
也就是說,這年頭,誰出資,房歸誰。那些強行在男方房產證加自己名字的女方,也就等同于一個心理安慰,離婚分不到房子不說,還浪費自己一張房票。
北京本錄律師事務所律師尹利兵曾直接在南方周末中表示:女性如果具備條件,盡量自己買房,避免以后和男方牽涉財產分割的矛盾。
另一方面,從社會學來說,隨著人類生產力的不斷提高,女性今天在社會中的角色也有所轉變。
以往女性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來生兒育女撫養(yǎng)后代,但今天的女性對社會的價值顯然不在于24小時陪著自己的孩子,同樣的時間,女性將精力投入在教育孩子上,是肯定比不上投入于自己事業(yè)中的,自己的孩子,也完全可以交給更加專業(yè)的教育機構。
所以,拋開那些情感因素,有條件的女性努努力購買自己的房子,不僅可以逼著自己好好工作,對社會作出更大的貢獻,更可以有效規(guī)避掉婚后的財產糾紛。
四.結
的確,貝克爾說得沒錯,婚姻是可以降低雙方生活成本,找個有房的男人結婚,也能實現(xiàn)地產資源的高效率分配。
可惜,我懶得管什么經濟學成本收益,也不想分析什么安全感、歸屬感、幸福感云云。
老娘就是喜歡有套房子的感覺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