真人女人一级毛片免费视频观看_亚洲欧洲日韩国码av系列天堂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春嫩_亚洲日本不卡一区_麻豆视频在线成人_一本二本久久久_日本黄色上床视频_硬汉视频在线观看大全

哪里能買到

您現(xiàn)在的位置是:首頁 > 購物指南 > 正文

購物指南

為什么抖音都建議你買便宜的產(chǎn)品?坑你沒商量!

nalinengmaidao2023-10-22購物指南219

01

這段時間我在抖音上錄了10個視頻。

點擊率還可以,雖然目前粉絲還不多(有興趣的話可以加我抖音號:Debbit_135,粉絲多了我還會開直播)。

錄視頻的初衷,是因為看到抖音上太多誤導(dǎo)宣傳了。

很多粉絲量很大的視頻,都是以價格便宜為賣點來宣傳,只賣便宜的不賣對的,但對于條款,從未提及。

我希望發(fā)出正確的聲音,不然大家都被寵壞了還渾然未知。

是的,我承認(rèn),價格便宜確實很能吸睛,特別是年輕人,沒錢,總希望越便宜越好。

你為買到物美價廉的東西而沾沾自喜,但也許它本來就只值那個價,你并沒有占到多大便宜。

前面我講過,精算師在設(shè)計產(chǎn)品的時候,有一個影響因素是必須要考慮的,就是產(chǎn)品發(fā)生理賠的概率是多少?

概率高,理賠成本就高,產(chǎn)品價格就要定的高,不然會虧本;

概率低,理賠成本也會低,產(chǎn)品價格就可以賣的便宜點。

當(dāng)然不排除有些大公司,會因為公司品牌大而把價格定的更高些,多賺點利潤。

這就跟奔馳的價格比比亞迪高是一個道理,品牌成本比質(zhì)量成本高。

但小公司,一般都是沒那個底氣定高價的,所以,價格和成本之間都會卡得很緊,甚至寧愿薄利多銷。

但再怎么薄利,都要考慮成本問題,不能長期虧本,不然公司做不下去,也是白搭。

生存問題是所有商業(yè)公司都要考慮的問題。

所以,消費者在選擇產(chǎn)品的時候,如果要性價比高些的,就盡量選擇小公司的產(chǎn)品。

但小公司的產(chǎn)品,也有便宜的和貴的。

在同等條件下,可能貴有貴的理由,便宜也有便宜的原因,并不是只有便宜的產(chǎn)品才值得買。

02

我舉幾個栗子。

為什么普通醫(yī)療保費比百萬醫(yī)療貴?

住院醫(yī)療有3種,普通醫(yī)療,百萬醫(yī)療,高端醫(yī)療。

最貴的是高端醫(yī)療,額度高,能報銷境外就醫(yī)的費用,也能報銷私立醫(yī)院的費用,但大多數(shù)人買不起。

最便宜的是百萬醫(yī)療,社保報銷后,扣除1萬免賠額,剩余的再進(jìn)行報銷,額度可以達(dá)到幾百萬。

但據(jù)統(tǒng)計,85%的人每年住院費用是不超免賠額度的,所以,買了百萬醫(yī)療,很多情況下報銷不了。

普通醫(yī)療看起來保額很低,每年只能報銷幾萬塊到十萬八萬,但保費比百萬醫(yī)療貴,為什么?

那是因為普通醫(yī)療理賠門檻比百萬醫(yī)療低,不管有沒有社保報銷,一般只扣掉幾百塊,剩余的都能報銷了。

你想想,每年85%的人住院費用不超百萬醫(yī)療的免賠額,但可以通過普通醫(yī)療來報銷。

這85%,就是普通醫(yī)療的理賠概率。

報銷的人多了,保險公司成本就高,所以價格就要貴。

就是這個道理。

所以,看起來你買了百萬醫(yī)療價格很便宜很劃算,但并不是你占了保險公司的便宜,成本本來就只值那個價。

也不是買了普通醫(yī)療被坑了,不如百萬醫(yī)療劃算,普通醫(yī)療本來就值那個價。

03

我再舉個栗子。

抖音上很多人說,買保險只需要買消費型的即可,不建議買終身返還險。

還舉了栗子說:本來你的保障成本只需要5000,結(jié)果保險公司收了你1萬,剩下的5000幫你投資去了,到期后再返還給你,還不如你自己直接去投資劃算。

看起來很有道理,但其實都是在扯淡。

現(xiàn)在內(nèi)地市場上的重疾,基本都是無分紅險,分紅型重疾基本已經(jīng)退出歷史舞臺了。

但無分紅險,也分消費險和終身險。

消費險,到期是沒有保額或保費返還的,可以提前退現(xiàn)金價值,但現(xiàn)金價值在滿期前是降到很低的,一般都很難把保費退回來。

終身險,到期一般都能返還保費或保額。

返還保額的價格比返還保費的還貴。

所以,這三種情況,保險公司到期成本是不一樣的,定價自然也不一樣。

另外,據(jù)統(tǒng)計,一個成年男性,60歲時發(fā)生重疾的概率是19%,70歲時是39%,75歲是52%,終身是72%。

所以,你保到60歲也好,70歲或80歲也好,保費都會比終身的便宜很多。

這就是價格跟概率之間的關(guān)系。

并不是你買定期的劃算,占了便宜。

而是定期的產(chǎn)品本來就只值那個價。

04

用這個道理,你再去想想,給孩子買保險,是買消費型的好還是買終身的好?

很多人都建議你,只需要買消費型,終身的會被貶值,不能抵消通脹。

我們先不要考慮貶值的問題。

先想想為什么消費型的比終身的便宜?

一般消費型的重疾,都是只保到孩子20歲或30歲。

據(jù)統(tǒng)計,孩子25歲時發(fā)生重疾的概率是1.07%,30歲時是1.48%,但如果是45歲,這個概率會上升到4.78%,50歲會上升到7.86%,60歲會長到19.6%,終身又是72%了。

所以,你保到不同時間,發(fā)生理賠的概率不一樣,保險公司支付的成本不一樣,產(chǎn)品價格自然也是不一樣的。

如果要算通脹,沒錯,沒有分紅的保單,肯定都會被通脹侵蝕。

但你現(xiàn)在0歲買100萬的保額,每年保費只需要交1萬塊。

20歲買100萬保額,每年保費需要2萬塊,20年保費漲了一倍,是不是也被通脹了呢?

換個說法,20歲再買,每年1萬塊只能買到50萬的保額,已經(jīng)被通脹侵蝕了一半。

還少了20年保障的時間。

保額被通脹,保費也同樣是會被通脹的,無論什么時候買,精算師都會把這個通脹成本算到消費者身上。

所以,如其糾結(jié)是買長期的好還是消費型的好,還不如看你的口袋來辦事。

有錢就買長點的,沒錢就買消費的。

算哪個更劃算,很累,而且也算不對。

買消費型的,不是你占了便宜了,而是本來就只值那個價。

05

還有很多人說,買重疾不需要買包含身故的,因為身故和重疾不能同時賠,不如拆開買,一分錢買兩份保障。

理想是美好的,現(xiàn)實呢?

如果花一份錢買兩份保障,身故只能買到定期壽險,買不到終身壽險。

從概率上來說,終身壽險理賠概率是100%,定期卻不是,不同年齡的身故概率是不一樣的,差別很大。

所以,終身壽險和定期壽險成本完全不一樣,終身的保費一定比定期的高。

重疾里的身故是終身的,定壽無法替代,概率都不一樣。

如果你要真正做到概率對等,那就買終身的。

但兩份終身的保費加起來,比一份重疾含身故又高很多,沒錢的人,又左右為難了。

如果重疾只買疾病,不買身故,萬一直接掛掉,是沒得賠的。

這個不是完全沒可能,這個概率,精算師也幫你算好了,所以不要身故保障,重疾的保費便宜不少,能省下20%-30%的費用。

這不是你占了便宜,只是重疾本身就只值那個價。

所以,無論你怎么算,都是算不過精算師的。

這個意思并不是說精算師坑你,而是精算師比你更加專業(yè),掌握的信息更全,算出來的成本更準(zhǔn)。

06

再舉個栗子,為什么一般多次分組賠的重疾要比單次的貴?卻比多次不分組的便宜?

也是概率的原因。

多次分組賠,可能賠到的次數(shù)會比單次高。

但分組條款多了一個限制:同個病因引起的疾病只能賠一次,本來同個病因引起多個不同重疾的概率是很高的,這么一限制,多次理賠的概率就比不分組的大大降低了,所以,價格為什么不降呢?

如果只看價格去選擇,不一定能買到條款更好的產(chǎn)品。

07

講了這么多,總結(jié)一句就是:并不是價格便宜的產(chǎn)品才值得買。

我們說的性價比,是指在概率(成本)同等的條件下,產(chǎn)品價格比較便宜,保險公司在利潤方面確實做了讓步。

并不是在降低成本的條件下,降低價格。

所以,不要為自己買了便宜的產(chǎn)品而沾沾自喜,也不要因為買了價格高的而懊惱。

如果說這是一個坑,該如何防被坑呢?

看條款。

只有看懂條款,懂得判斷概率和價格之前的關(guān)系,你才不會被坑。

這就是我每篇文章都重點講條款的原因。

也是我抖音做了10個視頻都只能講概率的原因。

聽起來很無趣,但真理都在這里。

喜歡的話,別忘了加Debbit哦。

掃描這里,輸入關(guān)鍵字,可找到過往好文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