半生曬和低溫烘焙小青柑差異?色澤深淺能辨別烘焙工藝嗎
目前為止,主流的柑普茶加工工藝一般分為兩大類:低溫烘干和半生曬,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半生曬和低溫烘焙小青柑差異?色澤深淺能辨別烘焙工藝嗎? 半生曬和低溫烘焙的小青柑有何差
目前為止,主流的柑普茶加工工藝一般分為兩大類:低溫烘干和半生曬,下面小編為大家介紹半生曬和低溫烘焙小青柑差異?色澤深淺能辨別烘焙工藝嗎?
半生曬和低溫烘焙的小青柑有何差異
相同點:
柑
不管是半生曬還是低溫烘干,小青柑用的柑皮原料都是新會茶枝柑的幼果,熟茶原料也是云南熟茶,這個前提是不會有岔的。
湯
半生曬小青柑跟低溫烘焙的小青柑湯色是非常相似的,都比較紅艷濃稠。所以僅從湯色是區(qū)分不了半生曬和低溫烘小青柑的。
不同點:
01、半生曬有黃斑,低溫烘青褐色勻
從干茶來看,半生曬小青柑的表皮一般都會帶有黃斑,青黃交錯甚至全皮呈綠黃色;而低溫烘干的小青柑受熱均勻,表皮呈統(tǒng)一的青褐色。
02、柑香和陳皮香
柑香,即新鮮柑果本身的香氣,一般比較清新高揚;陳皮香,即新鮮柑皮轉化出來的香氣,一般自然陳化或生曬環(huán)節(jié)才會帶有的獨特香型,比較內斂。香氣是區(qū)分半生曬和低溫烘工藝最顯著的特征。干茶香,半生曬工藝會使小青柑夾帶了陳皮香氣和柑皮香氣;而低溫烘的小青柑只有清新的柑皮香氣。
口感方面,半生曬小青柑的醇爽度會比較高,香氣相對下沉;低溫烘小青柑柑香馥郁,口感會略濃濁一些。但因為用料精細,兩者的口腔飽滿度都很高。
03、柑皮內側的染色程度
柑皮內側的色澤深淺,能作為辨別半生曬或低溫烘工藝的依據嗎?
正常來說,茶葉跟柑皮未徹底烘干前接觸的時間越長,內側的染色度就會越高;但茶葉原料本身的干燥度不達標,裝茶后也會導致柑皮內側染色較重。一般低溫烘的時間周期會短一點,染色度會比較低;有生曬工藝的,制作周期長,一般著色度會比較重。
將柑果內的茶葉挖空,然后沸水泡柑皮1分鐘,把柑皮內翻
將柑茶沖泡至尾水階段,剖開,柑皮內側均會被茶水染色
但也不排除有加工不專業(yè)的小作坊,在柑茶制作過程中沒有控制好水分問題,造成柑茶變質續(xù)而出現(xiàn)內側染色的現(xiàn)象,這種劣質的柑普茶不管是半生曬還是低溫烘焙工藝,飲用的時候都會存在不爽口及出現(xiàn)酸餿味等問題,降低品飲體驗。
所以,半生曬小青柑的果皮內側一般染色較重,但柑皮內側染色度較重的柑普茶卻不一定是半生曬的工藝,還要綜合口感及香氣的對比。
以上的對比都是基于小青柑新茶階段的區(qū)別與差異,因為半生曬和低溫烘焙小青柑陳化多年之后表現(xiàn)如何,我們還需要更長時間的觀察與對比,靜待歲月給出的答案。